)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
顶端新闻记者 刘鹤洋
7月26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秋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提到,当前,全省各地玉米、大豆、花生等秋作物正陆续进入开花结实期,病虫害也即将进入发生危害盛期。据专家会商研判,受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秋作物病虫害呈多发、叠发、局部重发态势,尤其是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玉米南方锈病,花生叶斑病、花生白绢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大豆根腐病、甜菜夜蛾等偏重发生风险高,对秋作物丰产丰收带来严重威胁。
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今年秋作物病虫偏重发生的风险性、造成危害的严重性,以及防治病虫害对夺取全年粮油丰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虫口夺粮”保丰收理念,切实做到丰收一天不到手,防控一天不放松,坚决控制重大病虫暴发成灾,将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监测预警很重要。各地要加强测报技术力量、强化测报经费保障,织密监测网点、增加调查频次,充分发挥高空探照灯、地面测报灯、性诱捕器、孢子捕捉仪等测报工具的作用,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秋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分布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通知中强调,要突出关键环节和重大病虫,实行适期适量对症用药与交替轮换用药相结合、先进施药机械与精准施药技术相结合,协调应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治理、健康栽培等绿色防控措施,努力实现控害增产与减药增效的统一。
玉米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其产量如何关乎我省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目前,正值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通知特别指出,玉米灌浆中后期,要重点开展“一喷多促”,通过混合喷施叶面肥、抗逆剂、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等,促稳健生长、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高。玉米密植滴灌高产示范区,可结合病虫防治,在抽雄前、花后15天实施2次“一喷多促”,精准调控创高产。
据介绍,从7月下旬至秋粮收获结束,省农业农村厅10个厅领导分片包市工作组、18个秋粮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将持续加强对分包地区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控的工作调研和技术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也要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调研指导机制,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最后,通知提醒广大农户,秋作物病虫害防控正值高温高湿季节,各地要特别注意安全风险防范,严防人畜中毒和药害事故发生。要加强自走式大中型施药机械、植保无人机、大型农用飞机等操作规范的培训考核,及时排除风险隐患,努力做到不出事故,确保不出重大安全事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