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素描重获生命力_今日制鞋网

让素描重获生命力

首页>资讯 > 正文
2023-07-28 04:57:4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术争鸣】

作者:庞茂琨 刘媛(分别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博士生)


【资料图】

一直以来,大众对素描的认识以及我们的素描教学都停留在将素描作为单纯的绘画基础技术这一理解层面,甚至对素描技艺的要求也是以具象写实的透视、体积、线条、明暗调子等作为审美标准。如此固化的素描观限制了我们从更为纵深和多元的维度来理解素描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打开思维,以发展的视角,关注素描在艺术史中的动态演变,实现对素描的再认识。

追溯素描的历史,它与人类文明起源同步:原始人类在洞窟岩壁、陶瓷骨片留下了古拙的线条和符号,这就是素描作为造型方法、充当记录功能最早的标记,也是艺术的起始。而将素描放在造型艺术之重要地位则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悉数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大师,从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到丢勒、鲁本斯、伦勃朗,再到德拉克洛瓦、安格尔,以及现代主义开创者塞尚、凡·高、毕加索等,成熟的艺术家大都是素描之集大成者,且都有一套自成一体的素描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

由此,从艺术史的发展来看,作为艺术创作路径的素描在形式表现上不应仅局限在具象写实上,素描不仅是被描绘的物象和跃然纸上的基础技术,它更高度精准地凝结着艺术家的创作思考、观念转译与审美品格。对素描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技术手法表现的层面,而应该将对素描的认识和学习贯穿在艺术史的纵深维度之中,通过对素描视觉表现的研究去发现其背后的艺术创作方法论与观念逻辑。

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理论研究中,尽管没有关于素描概念的清晰表述,但并不代表中国传统艺术中没有关于素描的认知内容,更不能因为中西方艺术在图像表现上的差异性,就拒绝用现代创作的方法来研究、创新中国传统绘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现代素描与素描教学的开放性认识放置在中国画传统语境之中,以反观自身的艺术传承?此方法将会是打破中国传统绘画固有师承方式与教学路径的重要手段。转换视角、另辟蹊径的认识重构将有助于传统艺术建立与当下的链接。

当我们将文人画奉为中国传统艺术之经典、沉浸在笔墨趣味的窠臼之时,我们是否遗忘了宋代山水画家们基于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以“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虔诚,努力描绘出的“无我之境”?范宽所画山水的稳厚气阔尽显北方山势之雄浑;郭熙将山水分为“平远、高远、深远”,强调山水四季之不同气韵皆源自对自然的深刻体会;李唐早晚期创作风格从苍劲转为温润是因其由北方迁至南方所见地貌差异而致。张彦远在公元9世纪即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强调艺术创作首先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更需要艺术家通过自我转化提炼后加以呈现。

摹古不是中国画唯一且必要的路径,文人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之精髓,但不是全部。在师古不化的清代,画家石涛敢于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将艺术家之个人主观精神观照放置在时代现实之中,将笔墨作为艺术家主观表现和观念呈现的载体,也许石涛更具代表性。如此列举,是想强调理解认识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

艺术互鉴,用西方绘画的研究方法重新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中被遮蔽的素描认知体系,将现代素描的教学体系带入中国画的学习,会有助于初学者和大众爱好者更有效地了解传统,来掌握一种中国画的创作方法。

带着上述对素描的再认识,回到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历史情境之中,以徐悲鸿先生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先驱们用现实主义的路径构筑起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基石,践行用素描改良中国画的改革,是应社会现实急需的抉择。这一举措不仅为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持续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为新中国美术累积了一系列反映时代风貌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让中国画获得了历久弥新的创作活力。

反观今天对素描之于中国画和美术教育的质疑,这其实基于对我们学院教育的反思。早在197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座谈会”,即是推进国内各大高校素描教学改革的契机,此后各大高校教学对素描的认知与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写实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给予素描教学更多的开放性和实验性。尤其在中国画的素描教学中,更强调写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通过采风创作、社会调研、展览构想等形式,强化通过切身体验古人诗性心灵的发生现场,来重塑中国山水精神。

比较遗憾的是,专业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尚且没有形成普遍性的教学共识推广开来,更没有下沉至全民美育的素描知识普及中去。同时,大众对于美术审美标准还是以写实主义原则最为普遍,这使得我们从老师到家长,从学校到培训机构,从传媒平台到行业代表,在认识、欣赏、学习、传播素描的过程中始终靠近片面、狭隘的具象技术与技巧至上原则,对于素描的学习过于强调绘制的结果,而忽略了对艺术过程的体验感受。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青少年在接触学习素描时受困于技术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失去了对发现美、创作美、用素描表现自我的兴趣和热情。

当前,伴随着数智科技的日益创新,科技迭代加速化发展,面对智能技术对艺术“创造力”的挑战,如何站在思想和技术的前沿,持续保持艺术创作观念上的融会贯通,显现艺术之于时代的敏锐性和独特性?固本方能创新,不论时代与科学如何变化,作为艺术之本的素描在当前美术教育中都是不容忽略的。素描所传授的不仅是简单的造型技术,而是其间承载的源自人类视觉图像进程中不断累积的精神内核和人文价值,是手绘的力量,是专业艺术教育始终不能松懈的内容。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文以载道”,素描所映现的手绘价值已经不只是用笔用线的技巧,它承载了千年人文记忆与观念衍变。故此,新形势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拒绝素描这一普遍的学习方式和路径,而是需要博古开今,艺术互鉴,不断革新认知,让素描和素描教学重获生命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梅、于园媛、许馨仪、陈雪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8日 07版)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今日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